close

作者:沈智新/在柯芬園隨機漫步台灣剛結束一場精彩刺激的選舉,相信大部分的人,或喜或憂,對於選舉結果都感到非常意外,眼鏡與玻璃心碎滿地。這些人之中,不乏每天花許多時間寫文章,積極為支持的政策辯護、希望能說服反對陣營者。會努力做這些事,大概是直覺上認為真理會越辯越明,決策者(選民)可以在接收充分資訊後,做出最正確的判斷。但從事後結果看來,立場不同的那方,大抵忽視了這些努力。在資訊爆炸的時代,訊息卻似乎突破不了同溫層,「事實」並沒有因為被覆述、重寫數十遍而多了說服力。造成這樣現象的可能原因非常多,訴諸人類不理性或能力不足是最直覺的想法,例如認為有些人看不懂文章、無法處理複雜的訊息、逃避現實、喝太多愛河水之類的。不過有沒有可能即使一個人在完全理性、完全了解自己在做什麼的情況下,也選擇只從符合自己立場偏好的訊息管道接收資訊呢?換句話說,沉浸在自己同溫層中可能是理性的嗎?賽局理論的一些研究結果告訴我們這是可能的,以下我嘗試用不數學的方式介紹這些說法:什麼情況下,我們會被相反立場的資訊說服?我們想像一下,如果需要了解資訊以做決定時,我們會怎麼選擇資訊來源?通常我們會希望了解有聲譽、有權威的看法,如果可以的話,這權威最好是要跟我利害一致的,畢竟講空話誰都會,但如果我的選擇也會影響到意見提供者的權益,那他就會更認真地提供建議。於是如果我們對一個議題的立場是中立的,我們會找一些利害相近而且看起來可靠的意見來看,並據此作決定。而如果這些專家們都有自己的立場,那我們就會斟酌參考他們給的意見,當他們立場是相衝突的時候,透過權衡他們的偏見與提出的資訊,我們可以從中判斷出真實的結果。那如果我們已經有既定立場了,在什麼樣的情況下,可以讓我們被說服進而改變原本的選擇呢?如果看到立場相反的意見,通常我們會懷疑其可信度,即使不會完全否定這些說法,這些資訊大概只能略微改變我原本的想法。如果我非常相信原本的想法是正確的,例如 20 年前愛河的水一定是可以喝的,那麼即使是「真的」超越藍綠的、中立的消息來源,跟我說那是錯的,我也不太可能改變原本的想法,只會覺得別人操控訊息的能力又更上層樓了。但如果現在是韓國瑜或吳敦義跟我說,「20 年前愛河的水不能喝」,情況就不同了。畢竟我原本是因為相信吳敦義當市長的時候做得很好,才認為以前愛河的水是可以喝的。但現在吳敦義說愛喝的水不能喝,那一定不是「白賊」的,因為說這個謊對他完全沒有好處。因此,就因為我知道吳敦義是偏頗立場的,當他提出了與原本預期相反的意外說法,我更可能理性地選擇接收他的看法,而由於這樣的說法可信度極高,於是我被他說服了。基於同樣的理由,綠營(藍營)支持者會比較偏向閱讀立場偏綠(藍)的媒體,因為中天、旺報(三立、自由時報)之類的媒體,不管怎麼攻擊民進黨(國民黨)人,看起來都像假新聞。而如果一旦三立、自由時報(中天、旺報)指出蔡英文(馬英九)政府的施政錯誤,那麼理性的綠營(藍營)支持者,就會認真思考政府是不是真的出錯了,有時候就不會再護航了。於是看起來像是同溫層在取暖的訊息選擇方式,可能並非不理性,我們也無法因為立場對立的民眾忽視我們的論述,就否定對方是理性的可能性;而對於別人都聽不進我們的意見,也不用太灰心,因為立場不同的人本來就很難說服對方。錯估選情,都是假新聞惹的禍?這個理論同時也能讓我們重新思考假新聞的效果。究竟假新聞的影響力是什麼?它真的能改變人的行為嗎?如果我們是關心政治的,我們很難對一個議題抱持完全中立的立場,所以我們應該很能分辨假新聞;甚至於,我們極有可能把不符合自己心意的「真新聞」都當作「假新聞」。以台灣這次的選舉來說,很多人直到投票結果出來前,都不相信韓國瑜的聲勢有真的這麼大,選前關於他的報導,很多都被當假新聞、是特定勢力在炒作。當然這個聲勢可能一開始確實是炒作出來的,但選舉結果告訴我們這個聲勢是扎扎實實的。而這個狀況不是只有在台灣發生,也不是只有業餘政治愛好者才會錯估形勢。在川普當選美國總統前一年,英國倫敦政經學院的美國中心請了多位美國選舉專家討論兩黨初選,並做一些初步預測。當時所有的學者專家,沒有人認為川普可能成為共和黨提名人,遑論當選美國總統。由於我們的理性,我們常低估我們認為「不可能是真的訊息」的真實性,而太容易相信跟自己立場一致的意見。因此如果假消息有影響力,那大概是會強化我們原先的立場,而不大可能是說服我們改變立場。錯誤卻看起來權威的資訊,可能對於原本中立或對議題不熟悉的人們最有影響,不過如果專家都常出錯時,如何判斷一則資訊是否為假新聞就有相當難度了。除了有確切證據可以證偽訊息的情況外,澄清很難被相信。有實驗甚至指出,即使是能確切被反證(falsifiable)的謠言,都可能因為大量的澄清而更廣為傳播、更被人誤信。總之,只在同溫層中吸收資訊或許並非全然不理性,而由於原本的立場歧異,政治說服並不容易發生,所以假新聞或許並非像我們直覺上認為的一樣,能有效改變選擇。但假新聞仍會讓我們錯估形※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 逆轉的選情、震撼的公投,都怪「同溫層」不努力、「假新聞」太用力?──事實可能剛好相反》,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關聯閱讀】 學校不教、父母不談,18 歲首投族感慨:你們都說我不懂,但是我在乎 選舉結束了,「求真」之路才剛開始:談談二分化直覺,如何決定我們看見的世界?作者簡介:國立臺灣大學經濟學士、政治學士、英國倫敦政經學院政治科學與政治經濟學碩士,目前為同校政治學博士候選人。曾訪問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與聖路易華盛頓大學。研究興趣主要在於利用賽局理論與因果推論方法分析民主國家與獨裁國家的媒體政治,處理言論審查、媒體經營權與假新聞等議題。現實生活上的興趣是品嚐世界各地的美酒美食。更多論壇文章 北農裡頭沒有一個像男人 沒有該結婚的年齡,只有該結婚的感情 潮起與潮落:對政客無情才能成就偉大城市 民進黨2020年總統人選必須初選 節節敗退的民進黨還能退到哪裡? ______________【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


文章轉貼如有侵權請告知我們會立即刪除
. . . . . . . . .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ekuang350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